网上有关“文王昌龄在迁龙标遥有此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文王昌龄在迁龙标遥有此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1]。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
赏析
左迁:眨官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龙标:唐代县名。唐武德七年(624)设置,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王昌龄贬官龙标,故后世习称王龙标。诗中“闻道龙标”,即以贬官之地龙标代指王昌龄。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据考证,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748)。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
王昌龄为何被贬?当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评语中说是“不矜细行”,新旧唐书也都说是“不护细行”,可见王昌龄没有犯大的过错,充其量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滴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诗人常建在一首怀念王昌龄的诗中已流露愤慨和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鄂诸招王昌龄张债》)李白更是不顾社会上“谤议沸腾”(殷璿语,引自《唐诗纪事》),秉笔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一、二两句,侧重于写景和叙事。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徵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
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三、四两句则转为抒情。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全诗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正是李白善于吸收乐府民歌丰富滋养的结果。六朝吴声歌曲《子夜秋歌》已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佳句;初唐诗人齐擀《长门怨》是一首列入“相和歌辞”的乐府诗,诗中“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也是以拟人手法写月的绝妙好辞。显而易见,李白对以上前人的诗句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诗人含英咀华。 自铸伟词,使语意一新,意境一新。清人施补华评此诗“深得一‘婉’字诀”(《岘佣说诗》),恰好道出李白此诗深得乐府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
注释
[1] 五溪: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其流域在今湖南西、贵州东。
[2]夜郎:唐代县名。贞观五年(631)设置,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标应在夜郎东,诗称“夜郎西”,恐系押韵的缘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两句赏析
王昌龄是唐代诗人,左迁即贬官,降职。龙标为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洲,治所在今湖南怀化黔阳县。诗题意思是诗人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去龙标是写下这首诗作为好友的寄托慰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参考资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两句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抒情,共有三层意思:1、说明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人倾诉,只能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2、说明只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它;3、自己只能依靠明月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途中要经过五溪。
我将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赏析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诗的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二人的深厚情谊表现了出来。
关于“文王昌龄在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向桃]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hnjsjm.com/hainin/238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向桃”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文王昌龄在迁龙标遥有此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文王昌龄在迁龙标遥有此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闻...
文章不错《文王昌龄在迁龙标遥有此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