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巨蟒的天敌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巨蟒的天敌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某些植物(如葛藤、草苦等)和某些特殊的气味。
蟒蛇虽然体大力强,但属于无毒蛇,不咬人。一般在进食以后行动不便,它们看起来虽然令人恐惧,但是也有畏惧之物,当地的群众遇到蟒蛇时,如果将葛藤等投去,蟒蛇便立刻静止不动,很容易用葛藤捆住抬回。据传,蟒蛇还怕汗臭,遇到蟒蛇时,将脏臭的内衣投去,也能使蟒蛇伏地就擒。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善攀援,可长期生活在水中,嗜昏睡,夜行性、杂食性。该种喜热怕冷,25℃时活动状态一般;30℃以上时很活跃;20℃时不活动或少活动;15℃时便开始呈麻木状态;温度持续在5-6℃以下时,蟒蛇即死亡。当室温上升到35℃以上时,不喜活动;在强烈阳光下曝晒过久也会死亡,取食温度要在25℃以上。
活动情况因季节不同而异,冬季一般不活动,气温回升到25℃以上时,仅中午之后短暂出现。在春、秋季节,日出后活动,夜间少活动。高温天气多夜间活动取食,午后常躲藏阴凉处休息。高热过后开始变得活跃。雨天活动少,刮大风时则进入洞中隐蔽。有群居冬眠的习性,冬眠期约4个月,寒冷地带约5个月。冬眠大多利用自然洞穴、兽穴及岩窟。
参考资料:
5500万年前,地球一次高烧孕育史上最大的蛇,形成原因或再现?
世界上最大的蛇为亚马逊森蚺,据传最长可以达到10米以上,体重250公斤以上。但是在正式的记录中,森蚺一般也只有5米左右长,其余的蛇种类都比森蚺小,不可能吞下人。
其实绝大多数的蛇见到人的反应是逃跑,因为人的身高、体宽都超过了蛇的吞食极限,张牙舞爪地跑向蛇,它们通常会被惊走。绝大多数蛇并不愿意招惹人类,即便是体型最大的森蚺,也不会主动攻击人和大型动物,因为已经不在它们的食谱之内,虽然体型比较大,它们捕食的对象仍然主要是中小型的动物,比如羊、兔子等生物。
电视作品中,尤其是狂蟒之灾中一口吞掉人的蛇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偶而会有一些蛇和鳄鱼搏斗,而且鳄鱼的体型也不是很大,结果蛇在吞食鳄鱼的时候被撑破肚皮惨死野外。只有少数的蛇有较高的攻击性,但也不至于爬到人们家里咬人,多是人类不注意闯入它的窝,使它感觉到危险它才会攻击,比如臭名昭著的黑曼巴蛇,会追着人咬,主要也是因为人类经过了它的窝,吓到了它。
根据生育方式、体型等方面的不同,蛇这种爬行动物大约可以分为三类:蛇、大一些的蟒,再大一些的蚺。蛇一般体型不是很大,长到两三米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体重也就几公斤、十多斤,分为有毒和无毒的蛇。
蛇的体型是不可能吞掉人的,不过蛇类中有一些有剧毒,一口毒液可以要人命,它们捕食的方式是潜伏,待猎物经过迅速咬一嘴注入毒液然后松开,当猎物快死的时候缠绕上去把猎物压扁最后吞下。自然界蛇的寿命一般比较短,只有三五年时间,因为体型毕竟小,是很多动物的猎物,鸟类中的鹰、哺乳动物中的蜜獾等都可以捕食蛇。
蟒的体型要更大一些,也是卵生,体长最多可以达到四五米,也有传说长到6米左右的巨蟒,这样的巨蟒体重也不过几十公斤,以蟒的体型,它们比较容易吞下的也就是兔子、羊羔、鸡鸭之类不是很大的动物。
蟒蛇的力量很充足,通常是潜行捕猎,靠伪装色伪装在自然环境中,当合适的猎物经过的时候一口咬上迅速缠绕,动物无法呼吸窒息而亡,死之前胸肺中的气体会被挤压出来,动物的胸骨甚至都会被压压裂,这样一方面保证彻底杀死猎物使猎物没有行动能力,另一方面骨头断了动物会更软,更利于蟒蛇吞下。相较于蛇,蟒的寿命更长,一般10-20年。
蚺是公认的最大的蛇类,其中体型最大的是亚马逊森蚺。和蟒它们不同的是,蚺是卵胎生,卵在母体内孵化后才出生。类似于蟒,蚺的食谱也是大一些的动物,包括羚羊、小型的鳄鱼等动物。而蚺的寿命相对最长,可以活几十年,据传最长可以长10米以上,体重250公斤以上,仅仅说体重已经赶上了最大型的猎食动物,甚至能和较大的鳄鱼搏斗。不过正式的记录中从来没有10米长的蚺,顶多也就六七米,而这个体长的蚺也不具备吞食人的能力,也属于见到人就会逃跑的物种。
在地球历史上曾经有一种真的可以吞食人的巨蛇——泰坦巨蟒。据分析泰坦巨蟒的最大体长12至15米,身体最厚处约1米宽,体重约1135公斤,可以长到将近1吨重,半吨重的钝鼻鳄和3.05米的肺鱼都会被它们当作猎物,人类的体重不过几十公斤,面对这样的蛇估计是没有反抗的机会的。
2007年4月16日,Snopes.com网站上发表了一个声明,关于全球最长的“桂花蟒”身长14.85米的错误数据,是“桂花蟒”蜕皮时测量所致,实际长度仅有6.5~7米!
原本很有希望获得悬赏持续了将近100多年的找到30英尺(9.1米)的巨蛇,就能获得最早是1000美元,到1980年时金额上涨至50000美元奖金,但很可惜没有人能如愿,因为地球上能符合这个要求的巨蟒,在5500万年前就灭绝了!
纽约时报上的悬赏
泰坦巨蟒,到底有多大?
2009年,佛罗里达大学研究脊椎动物的古生物学家乔纳森·希洛克(Jonathan Bloch)和巴拿马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的古植物学家卡洛斯·哈拉米约(Carlos Jaramillo)率领的国际科学考察队,在哥伦比亚北部的塞雷洪露天煤矿发现了一些动物椎骨和肋骨化石,熟悉各种动物骨骼的考察队古生物家们几乎当场就确认,这是一种巨蛇的化石!
左侧为泰坦巨蟒的椎骨,右侧为现代水蟒的椎骨
而从清理出来的化石中大约能区分出来大约来自28条巨蟒,经过初步建模还原后,当然古生物学家们也被自己的判断给惊呆了,因为这种史前巨蛇的长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2至45英尺(12.8~13.7米),重量大约在1.25吨左右,身体最大直径超过1米,据古生物学家估计,它们可能以鳄鱼为食!
而据这些化石的年龄判断,这些巨蛇是生活在大约5500万年前,这大约是恐龙灭绝后约1000万年,地球上的生物恢复速度实在是超过了科学家的预计,这短短1000万年内,大型动物灭绝殆尽的白垩纪晚期到古新世,一种新的庞然大物就出现了,而且它们还是对环境要求颇高的蛇类。
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蛇?
蛇这种属于变温动物,体型越庞大,那么需要更高的环境温度来支撑其生命过程,科学家根据这种已经被命名为Titanoboa(泰坦巨蟒)的巨大体型,计算出5500万年前的地球赤道以南的哥伦比亚地区,气温大约是华氏91度(32.8℃),比现在大约要高出5.5℃。
如此高的环境,使得很多变温动物(冷血动物)体型都偏大,而蛇的体型也水涨船高,但是出现超过1吨的蛇,也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康奈尔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教授,世界领先的蛇类专家之一哈里·格林(Harry W. Greene)表示,“数十年来,爬虫学家一直在争论蛇能长多少,最大蛇的估计不可能超过40英尺,现在需要重新商榷了”。
为什么5500万年前气温那么高?
有朋友认为是66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引发的火山喷发等事件向大气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此后导致了1000万年的地球升温,不过这只是想当然的结论,这个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和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没啥关系,地质学家认为,主要和北大西洋大型火成岩区域的火山作用和隆起有关,这直接导致了地球碳循环的极端变化和温度飙升。
大灭绝和巨型岩浆溢出事件
大约在5550万年前的2万至5万年内,这些火山喷发向大气层释放了大约44万亿吨二氧化碳,平均每年释放8.8亿吨二氧化碳,同时期的化石表现表明了当时的大规模生命更新换代:底栖有孔虫的大规模灭绝、而双鞭毛虫则在全球扩张,地球升温,几家欢喜几家忧!
这个温暖期大约持续了20万年,地球平均温度则飙升了大约6℃,地球当时已经不存在永久性冰川,而热带雨林地区则扩展到了南北纬45°左右,连北极圈内都出现了温带森林,不适应的高温的动物纷纷灭绝,哺乳类动物体型转向小型化,大约只有此前体型的一半大小,因为对哺乳动物来说,体型小更容易散热!
当然变温动物不存在这个问题,它们需要外界的高温来让机体更快速的完成生命过程,而高温则让它们的体型变得越来越大,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蛇:泰坦巨蟒就是这个极热时代的产物!
这种巨型蛇类,在陆地很难支撑起庞大的身体,因此最有可能就是在沼泽或者湖泊生存,因此鳄鱼和巨龟才会成为它们的口中佳肴,而泰坦巨蟒大约能吞下与体重相当的猎物,所以当时超过1吨的巨龟,仍然成为了泰坦巨蟒的腹中美餐。
泰坦巨蟒的灭绝给予人类的启示
变温动物的诞生和灭绝都是温度,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而泰坦巨蟒需要在平均30℃以上的环境才能保持活力,一旦低于这个温度,泰坦巨蟒可能就会进入缓慢新陈代谢状态,这个状态下泰坦巨蟒就会变成其他动物的掠食的对象!
所以泰坦巨蟒在地球出现就是昙花一现,当然此后地球气温也高高低低,但此后适应性更强的哺乳动物开始崛起,从5500万年后,灵长类逐渐占领全世界,开始了最初的征程,一直持续到现在。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即将重演
科学家推算出极热事件大约在5万年内排放了44万亿吨二氧化碳,平均每年释放8.8亿吨二氧化碳,各位有没有从中间发现一个巨大的危机?因为现在的人类活动每年大约要排放367亿吨二氧化碳,是当年的40倍左右!
如果按这样的排放速度,那么地球将会在1000年内达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快速排放后果可能会更严重,那么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会怎么样呢?
还是出现巨蛇?当然这完全不足为患,但环境改变对于人类适应性而言,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有空调,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可能会大换血,必定会出现一个动植物更替的过程,而我们的主粮作物,蛋白质来源的动物,是不是也能适应这个环境呢?
还有占人类20%以上的海洋生物,也将同时出现规模性灭绝,请问我们人类可以躲在空调房里捱过这温度飙升的全新世极热时代吗?
关于“巨蟒的天敌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冰巧]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hnjsjm.com/hainin/198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冰巧”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巨蟒的天敌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巨蟒的天敌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某些植物(如葛...
文章不错《巨蟒的天敌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