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只要心中有希望存在,就有幸福存在。关于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刘易斯威震洛杉矶奥运会和汉城奥运会的世界最著名的短跑名将刘易斯,小时候个子比同龄儿童要小,常被人嘲笑为发育不全。他体育成绩也很差。15 岁时急剧发育,不到两个月长高了三吋多,他欣喜若狂。不料灾难同时来临,他的膝关节比普通人大了近一倍。
一位有经验的骨科大夫说,他患了一种顽症,搞不好要瘫痪。很久一段时间,刘易斯彼病痛折磨,整天胡思乱想。父母、亲朋好友和医生鼓励他振作起来,他也渐渐地树立起战胜病痛的信心。后来他勇敢地忍受了治疗的痛楚和艰难。伤痛全好后,刘易斯开始练习田径。一年后,便向人们展示了超群的才能。
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栾福山一位农民在一位好心大哥的帮助下,走过了苦难并渐渐脱贫,而正当他要开始致富的时候,好心大哥却得了白血病。为了治好这位大哥的病,他卖掉家里的十几头肥猪后,又毅然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最近,这则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的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在北方大地广为传诵;而为之感动不已的人们又纷纷加入了拯救行动。爱心如潮涌动,这位身患血癌的好心大哥,终于
有救了
十年真情相助
事情还得从10年前说起1994年6月21日中午12点多,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进了辽阳市急救中心305病房。他满头大汗地对病床上的一位老人说:?爷爷,我又借到了300元,你别急,我会凑够的?小伙子名叫高威,来自灯塔县五星镇黑石台村。一周前,71岁的爷爷患白内障住进了这家医院急需手术,然而却因贫穷一直凑不够4500元的押金而不能进手术室。
?兄弟!?同室的那位因重感冒而住院的30多岁的病人在喊他,?还差多少钱高威叹息着说:?3200元。兄弟,下午就给老人做手术,差的钱我给你拿了!?很快,这位大哥将一叠钱塞到了高威的手中,?赶紧去交押金,下午就做手术!?
爷爷出院前,高威终于查到了这位好心大哥的单位,原来他叫栾福山,是辽阳市农业银行一名普通业务员。这时他说:?大哥,等我攒了钱,这3200元一定还你!?同年年底,高威不顾对方的推却,终于还上了这笔钱。
此后双方一直无暇见面。半年后的1995年8月3日晚上,栾福山在辽阳电视新闻里看到这样的消息:?几天前,我市灯塔县五星镇黑石台村处浑河大堤决口,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使该村遭受了灭顶之灾?
第二天上午,他就买了200斤大米和5袋面粉装上车,经过近3个小时的跋涉,赶到了黑石台村,几经寻找,终于在一处残垣断壁的地方找到了正在一堆冲垮的房梁下垂头丧气的高威。
半年前,高威结婚后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用最节省的开支建起了三间土房,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场决堤的洪水在一夜之间就无情地将自己的家园冲毁了。当汽车的马达声渐近,栾福山那熟悉的身影出现的时候,高威简直是惊呆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萍水相逢的大哥还在惦记着自己这位穷困潦倒的农民!此时此刻,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拉住这位好心大哥痛哭起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栾福山常常从辽阳过来接济他。看到洪灾后高威夫妻不得不与父母挤在一个院里住,第二年春天,他对高威说:?兄弟,再建个房子吧。?几天后,栾福山给他拉来半卡车的水泥和铝合金门窗,对高威说:?兄弟,我借给你两万五,你再从别人手中借点,赶紧盖房子吧!?
遭灾以来,高威从不敢想盖房子的事情,因为结婚后他还有一万多元的外债没有还上,特别是洪灾过后更是一贫如洗。
两个月后,高威终于盖起四间砖瓦房,尽管没作装修,但毕竟有了新家了。此时,高威已经欠下4万多元的外债。于是,栾福山又连续两年在银行为他贷几万搞起了土地承包。3年后,高威终于还清债务。1998年,一身轻松的高威终于将自己的住房装修得焕然一新。后来,已经脱贫的他曾几次带着家乡的特产去辽阳城里感谢那位好心大哥,但每次都被拒收。
卖房以报大恩
2004年正月十四一早,一场大雪将辽阳大地悄悄地披上银装,一阵阵刺骨的寒流不断地侵袭着这座北方城市。半个多月以来,栾福山一直感到咽喉疼痛,双肋不适。于是他来到医院检查,可诊断结果却让他大为吃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同事和家人们的情绪一落千丈!几天后,几近昏迷的栾福山被送到了国内治疗白血病最权威的医院天津血液研究所。医生说:?没有什么希望了,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用超剂量的化疗试试,但也许他就此活不过来了?然而,栾福山终于被抢救了过来,从此进入了正常的治疗。
同年5月12日,高威到辽阳市区购买猪饲料,顺便去农行站前营业所看望恩人栾福山,这才知道了他得病的消息。高威急忙搭上回家的汽车,一进门就焦急地对妻子说:?饲料不能买了。栾大哥得白血病了?
夫妻俩赶紧在村子里四处借钱。可这个穷村子,跑了大半天才凑了2000多元,两个人都急出了汗。妻子说:?要不然把猪卖了吧。?第二天一大早,高威赶忙找到猪贩子,一古脑儿地将14头肥猪卖掉,到手11000元。他又将借来的2000多元和准备买饲料的1200元钱带上,坐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
第二天晚上,高威好不容易在天津血液研究所的病房里找到了栾福山。一进门,病床上的栾福山吃了一惊。高威从几只裤袋里面翻来翻去,摸出了14200元钱:?大哥,真的帮不上你,家里攒下的这点钱你先收下吧?
栾福山一下子不高兴了:?兄弟,我不能收你的钱,你还是比较困难,你家里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钱,你一定是借来的吧。?他说什么也不肯收下。高威只得偷偷将这笔钱作为医药费押金交给了医院。
从这天起,高威便留在了病房里,陪在了栾福山身旁。栾福山赶他回去:?正是种地的时候,你回去吧。?而高威说:?我媳妇说家里的地不用我管,让我安心在这里侍候大哥。?
从5月到7月,高威一直细心照料着栾大哥。他发现,高额的治疗费用早已让栾大哥家徒四壁,并且已经欠下了十几万元外债。他更知道,自己带来的那一万多元根本无济于事。为了替大哥多省下一点钱,他不顾栾大哥的劝阻,每天坚持吃开水泡制的方便面;晚上则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和衣而睡。在此期间,医院已经向中华骨髓库为栾福山成功地寻找到了完全配型的干细胞。这一信息让人兴奋不已,然而20多万的手术费和30多万的术后巩固性治疗费,却让栾福山感到绝望了。看着化疗后掉尽头发的大哥,高威心急如焚!
8月3日,在病情得到基本稳定后,为了节省费用,栾福山回到了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此时,高威回到家里开始四处借钱。从早到晚,他走亲戚串朋友,十来天中竟连3000元都没凑齐。这天晚上,高威怎么也睡不着。他翻来覆去思前想后,终于和妻子达成了共识:卖掉自家的房子,支援栾大哥治病!高威说:?卖了房子我们再回老院和父母挤在一起住!?
第二天,高威将一则广告贴在了村里村外:?卖房:由于我家急用钱,要把我的四间房连同房基地一起卖掉,价格面议?三天后邻村的高晓全来家里面谈:?我想给儿子买个房子,高威啊,你这个房子我只能出价4万元。?高威一听就急了:?这房子加个院子,少说也得七八万,你这不是开玩笑吗。?但人家以他?急用钱?为要挟:?我最大的价就是出到四万五,你再不卖我就去买别人家的了。?这一吓唬,高威一下子就蔫了:人家不买,房子放在这儿,对于栾大哥来说就是分文不值啊!想到这里,高威和妻子一口就答应下来。很快,双方签订如下协议:?经商议,高威将自家房子及院子卖给高晓全,高晓全于2004年8月21日先支付给高威两万元,余下两万五待9月26日搬家时再支付。
两万元刚一到手,高威就直奔辽阳,急匆匆地来到三院,将这些钱一把交给了栾福山:?大哥,是我借来的钱,留着骨髓移植用。?
爱心如潮涌动
栾福山知道这笔钱的来源后,流着泪将高威大骂一顿:?兄弟,你怎么能将自己的房子卖掉啊。我宁可不治这个病,不做移植手术,也不能让你舍掉房子啊!你要知道,即使做了手术,我也是生死未卜啊!?高威也和泪说道:?大哥,不管你能不能做成手术,不管你死活,这个房子我是卖定了!?
一时间,高威卖房报恩的消息很快在全村传开。为之震惊而敬佩万分的乡邻们络绎不绝来到他家里关照他。买房的高晓全在知道真相后,第二天一大早,就披上衣服急匆匆地赶到了高威家。
?高威,你小子也不说个实话!你要说真话,卖了房子真是给人家治病高威有些难为情地点了点头。高晓全说:?唉,我哪知道你是干这个的。你这样一来我成了什么人了?给你压了那么多的价,这不是乘人之危吗高威说:?大哥,不能这么说,你不买,别人也会买。再说,都是我们两口子商量好自愿的。?高晓全感叹着说:?那个姓栾的真是个好人,可你们两口也是好人,这是好人遇到了好人。我太佩服你们了!这样吧,家先别搬了,你们继续住下去,那个协议就算了,房子我也不买了。先给你的那两万元就算是我借给你的钱,先给恩人治病去吧!?高晓全的一席话让高威夫妻俩泪如雨下,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才好
就在十几天之前,高威卖房报恩的事情已经传到了栾福山的单位,同事们纷纷被他俩之间的真情所感动。他们说:?一个农民竟然卖了房子支持栾大哥骨髓移植,我们哪有理由不去拯救他啊!行动吧,都来帮帮他!?很快,同事们立即为栾福山捐款,很快为他凑了近10万的钱款。
9月23日,辽阳电视台新闻节目率先披露这则动人的新闻,迅即在当地引起巨大震动。社会各界都被栾福山、高威的真情故事深深感动,纷纷向栾福山伸出了关爱之手。中行辽阳监管局刁局长为他捐款、辽阳邮政局副局长田英等人为他捐款数千元
至此,人们已经为栾福山捐款15万元,但这与骨髓移植几十万的手术费还是相差甚远。而在这时,这则电视新闻引起了辽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10月20日,市委副书记杨立宪、副市长姜军亲自到辽阳三院看望栾福山和高威。两位市领导深情地说:?真没想到,在我们辽阳,还有这么让人感动的事儿。你们两个好心人是辽阳人的骄傲!移植手术一定要做,我们的社会应该让好人有好报。钱不够,农行和政府一起出资,一定要做好这个手术,不能让这对好心人失望!?
爱心如潮涌动,曾经一度绝望的栾福山和高威终于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目前,栾福山已经与天津血液研究所联系好,准备在近期就动身前往天津接受骨髓移植手术。
一则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仍在北方大地传诵着?
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李雪健2001年,李雪健被查出患上鼻咽癌,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他意志坚强地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病痛,积极配合治疗,仅仅两年以后便战胜病魔,并很快重返荧屏,他顽强的抗癌经历在影视圈也变得广为流传。
突传患癌噩耗
李雪健出生于1954年漫天飘雪的冬天,父母为其取名?雪见?。小时候的他体弱多病,父母便将他的名字改为?雪健?,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在农村呆了11年,16岁时李雪健随父亲去了贵州山区,经过时间和境遇的磨练,他长成为一个健康茁壮的小伙子。1973年入伍后,李雪健成为解放军二炮业余文艺宣传队的队员,后来又凭借出色的表演才能考入空政话剧团,成为一名正式演员。
看李雪健的履历,你会觉得他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人。从业只7年便晋身主要演员之列,并获奖无数,几乎囊括影视界的各项大奖;妻子于海丹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虽是有潜力的演员,却为他甘心放弃事业相夫教子;而他本人也因为做人低调,做事认真,在业内备受尊敬,被称为?好人李雪健?。可谁又能想到,老天却偏偏和这个?好人?开了一个**的玩笑
2001年,李雪健参加电视剧《中国轨道》的拍摄。早在动身前他的身体就出现了一些变化,鼻子上长了一个小疙瘩,嗓子也难受。但爱戏如命的他并没有去医院检查,而是揣着消炎药就赶赴了西安的外景地。直到一个月后妻子于海丹到剧组探班,发现李雪健鼻子上的疙瘩越长越大,而且已经影响到了他的身体状况,他才答应去医院检查。而检查的结果令他和妻子都大吃一惊,竟然是可怕的鼻咽癌。
当时听到医生的诊断,于海丹如五雷轰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承受这天大的噩耗。但是很快,她又镇定下来。身患重病的丈夫需要她的支持,即将得知这个噩耗的儿子需要她的坚强作为榜样。于海丹决定坚强起来,和丈夫一起度过难关。而李雪健在刚开始得知自己病情时也感到不知所措,但看着坚定的妻子,他鼓起了与病魔斗争的勇气。
病重时,李雪健连一口水都咽不下,一活动就头晕,呕吐不止。团里的领导提出让他暂停拍摄,但是李雪健婉拒了领导的好意。他是那么热爱表演,敬职敬业。妻子于海丹也知道让丈夫把戏停下来治病不可能,所以夫妻二人决定放弃马上手术的方案,而改为保守的化疗。
每天上午,李雪健都要由妻子开车送到医院去做化疗,下午再赶到拍摄现场拍戏。《中国轨道》的制片人伍献军后来回忆说:?每次我到拍摄现场,都会看到李雪健在认真地拍戏,而工作人员则在一旁默默地流泪。在拍最后一场戏时,李雪健说话已经非常困难,但他仍声情并茂、一气呵成地说完大段台词,在场的剧组人员都听得热泪盈眶。?当时的李雪健用生命完成了拍摄工作,他的精神感动了身边所有人。
在李雪健看来,自己被确诊为癌症虽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如果自己退出拍摄,不但会给制片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剧组的其他人员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种事情,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但那时,他的身体又的确面临着重大的生死考验,好在妻子于海丹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他的左右,并给予他强大的精神支持,让他的内心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踏实和自信。李雪健知道,在接下来的抗癌之路上,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又像以往一样鼓起了必胜的勇气。
勇敢抗击病魔
戏终于拍完了,李雪健和妻子回到北京。因为病情需要彻底治疗,他一度彻底淡出了演艺圈。医生考虑到李雪健的病情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最终没有让他实施切除手术,而是采取了传统的化疗方法。化疗的过程十分痛苦,经常要平躺着几个小时都不能动一下。除了颈部溃烂,全身毛发掉得只剩一根眉毛,李雪健还要忍受疼痛和呕吐带来的折磨和不适,但他始终没有打退堂鼓,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让他激励自己排除万难,坚持了下来。
而在李雪健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妻子于海丹一直守候在丈夫身边,并为他不断打气。为了给李雪健增加营养,她买来各种各样的补养品,变着花样做丈夫爱吃的饭菜,让李雪健感受到幸福就在自己身边。其实,于海丹的内心也十分痛苦,她总是一个人躲在没人的地方偷偷哭泣。但在丈夫面前,她又变得无比坚强,"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换取雪健的生命。"正是有了这份深情,才有了她对丈夫似海的守护。
除了妻子始终如一的支持和照顾之外,李雪健还从年纪尚小的儿子那里收获了一份深深的感动,这更坚定了他与癌症死拼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当然,他偶尔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尤其是接受痛苦的化疗时,他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在生理反应最剧烈、心里感到最绝望的时候,他曾在电话中向视为兄长的著名导演田壮壮放声大哭。但是朋友的安慰和家人的支持,总能让李雪健重新燃起对抗病魔的勇气。
除了家人的支持,观众也给他极大的鼓励。有一次,于海丹陪他去医院治疗,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对他鞠了一躬,说她妈妈和李雪健得的是一样的病,她问李雪健能不能到她妈妈面前笑一笑,给她妈妈一些鼓励,李雪健深受感动,他走到孩子的妈妈面前,送上了美好的微笑。后来每次内心烦躁的时候,他的眼前都会闪现这一幕,他觉得这是观众对他的信赖和期待,自己没有理由在疾病面前屈服。
李雪健后来感慨地说:"这些年我的身体之所以能够好转,完全要归功于我媳妇,她是我的大恩人。家里有媳妇照顾我,每到一个剧组上上下下都对我很满意,还有那么多喜欢我的观众,我觉得这是我和疾病抗争的最大动力。"
经过积极的治疗,李雪健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很快他就回归荧屏,继续他钟爱的演艺事业。
李雪健已经顽强地走了十多年,由他主演的《美丽人生》中有一句台词可以很好地诠释这个过程:"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但只要活着,就是美丽的,所以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在这样一个勇敢、惜福的人面前,癌症也不得不败下阵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勇士。
李雪健患癌18年,化疗致脱发,曾一度想放弃治疗,现在怎么样了?
要说我国能被称为“老戏骨”的演员有谁,可能人们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要提起李雪健,可能很多演员都会变得黯然失色。因为李雪健从出道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而在这期间,也成为了我国唯一的“大满贯”影帝,这是很多演员都无法比拟的。
优秀的李雪健
提起来李雪健大家想必都是要竖起来大拇指的,李雪健这一辈子塑造了无数个角色,并且这些角色可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偏偏就是这些小人物让大家开始对这些人刮目相看,李雪健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拍戏了,直到现在拍戏这么多年,但是李雪健一直都是演员们的标杆呢。
李雪健和妻子于海丹的感情也是超级好的,两个人从结婚到现在感情一直都是非常稳定的,并且几乎都是不吵架的,李雪健自己也说过自己很听话的,现在李雪健还在演戏,但是妻子早就已经不演戏了。
李雪健是很多演员们都非常尊敬的一比特老戏骨,从最早在《渴望》当中的表现,再到后来出演的《焦裕禄》,给大家贡献了非常多的经典角色,要说娱乐圈中拿到影帝头衔最多的人是谁,估计就是李雪健老师了吧。
意外查出鼻咽癌,带病坚持拍戏
2000年,李雪健在片场拍摄的时候,嗓子疼得难受,一直不停咳嗽,最后竟然咳出了血。但是由于接下来还有拍摄,李雪健匆匆吃了点消炎药,就又置身于角色中去了。
想不到,一个月后,李雪健被诊断为鼻咽癌。因为不愿意影响电视剧的拍摄,于是他坚持一边化疗,一边拍戏。化疗的过程十分痛苦,严重时李雪健呕吐不已,连水都喝不下去。而且,由于副作用强烈,李雪健的头发全部掉光。直到拍摄结束后,他才住院接受放射治疗,但是放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不比化疗少,他的脖子开始溃烂,并且越来越严重,此外还忍受着巨大的疾病带来的痛感。
李雪健回忆生病时的情景时,苦涩地笑道:“我甚至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幸运的是,李雪健拧劲十足,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支持下,2004年,他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野。
配合医生,配合家人
实际上,放化疗的过程并不轻松,李雪健也曾一度想要放弃。他多次在采访中坦言,多亏家人的支持,才能让他一直笑对人生。李雪健发现,这场大病改变了自己以前的很多“恶习”,恢复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就连演戏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做一个好演员并不容易,李雪健老师对自己也特别“狠”。曾经为了演好焦裕禄,他生生饿了一个1个月减肥,那段时间完全不沾米饭和菜,只喝没有油的白菜汤,饿了就嗑瓜子。而这也让他出现了内分泌紊乱的情况。
后来,李雪健提到了自己身患鼻咽癌的那段经历说道:“我家人说,这个病是老天对我的一种爱。那之后我反思了两年,也让我对自己的事业、甚至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过大概两年的积极治疗,李雪健病愈后再度回归荧屏。“医生说适当参加一些工作对恢复有好处。”一场疾病,让李雪健老师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要学会提升自身抗癌力!
1990年,由李雪健饰演的《渴望》中“宋大成”一角进入观众们的视野,获得了热烈的反响。李雪健本人纯真善良的性格加上精湛的演技将淳朴憨厚的“宋大成”完全演活了,以至于当年全国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
后来他又凭借《焦裕禄》斩获“金鸡奖”“百花奖”双料影帝,能一次性获得两个重量级奖项与他对这个角色的深度挖掘不无关系。为了演好“焦裕禄”,李雪健不仅研读剧本,还让妻子把图书馆所有与焦裕禄有关的资料全部借回了家,认真分析揣摩人物特点,并与导演积极探讨,分享自己的感悟。
开机前,李雪健还到焦裕禄家中切实感受他曾经的生活,从生活细节上增加对角色的把控。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很热情地包了饺子接待他们,不过在说到**时,徐俊雅直言李雪健在外形上与焦裕禄有较大不同,李雪健比较矮,身形却大了一圈,肤色也不如焦裕禄黑。
此行结束后,李雪健深知自己在外形上务必要与角色高度重合,因为他饰演的焦裕禄是人民心中独一无二的伟岸形象,对于饰演这样的人没有玩命的精神是对他们的不尊敬。于是李雪健开始了自己的减肥增黑计划,开机前20天只喝白菜汤,一有时间便会在太阳底下晒黑皮肤。
这番努力使他在开机时瘦了20多斤,皮肤也变得黝黑。改变后的形象让徐俊雅来探班时都忍不住心疼地说:“别饿坏了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焦裕禄》影片上映后轰动全国,创下了当时新片首轮发行拷贝数的最高记录。
李雪健也自此声名大噪邀约不断。著名导演张绍林在为自己的新片《水浒传》进行选角时,一直找不到饰演“宋江”一角的合适演员,直到他看到李雪健的作品,一眼就认定李雪健是饰演宋江的最佳人选。
张绍林当即找到李雪健向他发出演戏邀约,李雪健有些犹豫,因为他担心饰演宋江这个“投降派”会让爱憎分明的观众诟病他,不过后来他也深知角色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的,作为一个演员,演好每一个角色是本分,故而在导演的一再邀请下,李雪健还是决定出演。
李雪健简直是为戏而生,将“宋江”背信弃义,软弱愚忠的人物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高俅杀害了林冲的妻子,而宋江为了所谓的招安,不惜放走高俅;在面见朝廷的人行跪拜之礼时,李雪健还特意加了“宋江”将屁股翘得老高的细节,形象且生动地凸显了“宋江”趋附皇权的愚昧嘴脸。
据说《水浒传》播出后,一位湖南观众看到《水浒传》中宋江在朝廷招安时的一系列行为后怒发冲冠,直接就把家中20寸的电视机给砸了,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电视机可是一件昂贵的家电。这条新闻上了报纸,央视为了平息这位观众的怒气,买了一台29寸的电视机“赔”给他。
不仅是湖南观众,李雪健老家山东的父老乡亲也被气得不行,以至于李雪健拍完戏后根本不敢回到山东老家。以防万一,妻子于海丹劝说他:“暂时别回去了,老家有很多人等着劫你,准备把你揍一顿。还是先在外面躲一躲,风头过了我们再回去,”不得不说,李雪健教科书级别的演技实在是太深入人心。原本以为演技佳又敬业的李雪健老师会一辈子就这样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没想到,天不遂人愿。
2001年在拍摄《中国轨道》时,于海丹发现李雪健脖子上长了一个红疙瘩,想和他一起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
李雪健觉得可能只是被蚊子咬的包,不值得大费周章。于海丹想想也是,毕竟是夏天,的确容易被蚊子咬,就没太在意,只给李雪健拿了些消炎药。后来,拍摄进度过半,李雪健突然感觉自己的鼻子里长了异物,喉咙又痒又痛,去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患上了中期鼻咽癌。
于海丹得知这个消息后焦急不已,立马从北京赶到丈夫身边,李雪健却对此并不恐惧,心想:“自己能吃能睡,这种病打不垮自己。”故而在剧组经过开会决定让李老师马上住院接受治疗,拍摄暂停时,李雪健断然拒绝。在他看来,戏比天大,这时停拍会给剧组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他宁愿延迟治疗也不想剧组为自己做出牺牲。
于海丹知道丈夫的原则,她对剧组表示:“我了解老李,还是尊重他吧。我们暂不做手术,让他一边拍戏一边做一些保守治疗。”自此,李雪健开始了剧组、医院两头跑的日子,上午在剧组拍戏,下午妻子陪着他去医院治疗。于海丹看着身形日渐消瘦的丈夫自责不已,心想要是当初她坚持让丈夫去检查脖子上的红包,也不会让丈夫的病情发展至此。在最后一场戏拍摄过程中,李雪健身体状况极差,说完几句台词后直接晕倒在地,
在场的于海丹和工作人员都心疼得落泪,赶忙将他送往医院。病情来势汹汹,距离发现癌症不过一个月时间,李雪健便迅速地衰败下去,体重骤降,颧骨突出,眼窝深陷。
医生在给李雪健做完全面检查后说:“李老师身体太虚弱了,不适合手术,否则会有后遗症。”因此李雪健只能选择化疗。化疗的副作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李老师的头发尽数脱落,体表血管变了颜色,双腿瘦得只剩皮包骨,口腔溃烂,不能说话,喝水都十分困难,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
虚弱的李雪健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忍不住对妻子说:“活着太痛苦了,我觉得死了比活着好,要是我走了,你要将儿子照顾好。”
于海丹哭着说丈夫:“你这是不负责任的想法,要是你有了什么意外,我和儿子怎么办?两边父母怎么办?”“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李雪健痛苦地回应。一番话说完俩人都哭成了泪人。
于海丹生怕丈夫李雪健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来,于是昼夜不息地守在他身边,她的一句话使李雪健心如刀绞:“要是我的命能换你的命,我愿意为你付出我的一切。”长期化疗带来的痛苦使李雪健觉得自己犹如刀下的肉,只能任人宰割。他不再抱有生的希望,消极应对病魔,只希望早点离开人世。于海丹对于这样听不进劝告的丈夫无可奈何,常常躲在卫生间里以泪洗面。
她向自己的表哥求助,表哥田壮壮比李雪健年长两岁,俩人互为彼此的知交好友,田壮壮这次不留情面地在电话里对李雪健骂到:“你就是个软蛋,缺乏男人的精气神!当年只能做小演员的时候多难呀,你都挺了过来,现在这个病比当初还难吗?”
姑姑于蓝也说:“我之前也曾重病缠身,光是癌症就患了两种,手术动了三次,但我还是挺过来了,我能做到,相信你也可以。”
除了自己的娘家人,于海丹还让李雪健最疼爱的儿子鼓励爸爸对抗病魔。李亘属兔,他将包含自己真挚愿望的绿色玻璃兔送给李雪健,并附上一封信:“爸爸,因为上学我不能陪在你身边支持你抗争病魔,这个玻璃兔你挂在脖子上,让他代替我陪伴你,小时候你教育我做人要坚持、坚强,难道你都忘了吗?你一定要坚强起来,我和妈妈一起为你加油。”李雪健看完后心痛不已,泪染信纸。
有了亲人的陪伴支持,李雪健恢复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同年9月,他在医院接受了病灶切除手术。为了不让妻子再为自己流泪、操劳,李雪健积极配合治疗,强迫自己吃东西维持体力,吃药、复检也一样不落。
2004年,李雪健的癌症终于得到了缓解,身体机能基本恢复了,但药物带来的巨大副作用还是难以避免地使他的身体留有残缺,听力严重受损,通过佩戴助听器才能听清别人说的话。媒体与观众对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倍感心疼,称他为“残疾影帝”。
没有被病魔打垮的李雪健重新踏上了演艺道路。演戏时戴着助听器的话容易穿帮,为了保证观众的观看体验,李雪健老师坚决不戴着助听器拍戏,而是默默花上几倍的时间把自己以及所有要和他演对手戏的演员的台词全都背下来,把对方的台词烂熟于心后,李雪健通过对方的口型判断对方说了哪句台词,自己应该接上什么样的台词和什么样的表情反应。记挂丈夫的于海丹在李雪健工作时化身为他的助理,照顾他在剧组的衣食住行。
2011年,李雪健主演了《建党伟业》《百年情书》等影视剧,被评为2011年度**杰出贡献者。后来的每年,于海丹都会陪丈夫去医院复查,许是上天垂帘,又或是李老师的坚强抗争,李雪健的身体恢复得一年比一年好。与李老师之前同在医院的病友,或已去世,或病情没有好转。医生都感叹李老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李老师却动情地说:“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我的妻子于海丹。”
经过鬼门关上的数次来回,李雪健对生命,对婚姻都有了更深的感受。以前的他只觉得白头偕老是人们说说而已,现在的他才发觉“白头偕老”的真情早已融入了点滴日常之中。如今他每次与妻子过马路,都会紧紧牵着彼此。平时出去散步,夫妻俩也会在疲乏时在路边的凳子上坐下休息,帮彼此按揉胳膊。
都说世间没有真正坚定的感情,可李雪健与于海丹的伉俪情深,早就在共同对抗病魔的过程中被历练得愈发纯粹,生活的苦难没有压垮他们,反而使他们更加坚强,谁能不去艳羡这般让人落泪的感情呢?
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相处之道,在李雪健与于海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这般真挚坚定的感情弥足珍贵。举案齐眉至鬓白,既能在平淡生活中长相厮守,也能在经历大风大浪时守望相助。
无论是富贵一生还是风雨飘摇,都是婚姻的试金石,而李雪健和于海丹无疑都通过了这考验!
关于“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蓝婼涟]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hnjsjm.com/hainin/1437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蓝婼涟”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只要心中有希...
文章不错《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内容很有帮助